【欧洲时报网】互联时代,没有智能手机简直不算是现代人。在很多人的生活当中,手机是早晨睁开眼接触的第一样物品,也是晚上睡觉前接触的最后一件物品。 有些人已经中了智能手机的“毒”,手机不在伸手可及的距离里就浑身不自在,没电了或者忘带了甚至会出现燥热、抓狂、烦躁等“中毒”现象。 智能手机是现代社会的“利器”,不同的人总能把玩出不同的效果。比如,以下十类不同表现就挺具代表性: 1.做“一切”事情都需要手机 这类人出门前,总得先向手机“问个明白”。例如今天天气如何?那得询问手机天气预报;今天有什么约会吗?等一下,我要看下备忘录;今晚有球赛吗?稍等我查一下,查到时间之后还得设置一下提醒…… 2. 对所有号码都要加以注释保存 手机里从来不会出现“陌生人”的电话,就算是快递员打过一次电话也要注释成“快递”。 3. 手机没电=不可能 他们总会在包里配一个充电器和一个移动电源。当这些人出门做客时,他们会在跟主人打招呼之前,快速的辨认插座的位置并插电。(抱歉,我手机只有78%的电量。) 4.给手机全方位保护 这类人会给手机贴保护膜,装上橡胶套,(用透明胶带固定)。所有的一切都被弹簧钢丝电话线捆着(带荧光的,防盗),用弹簧钩锁在腰上。 但是一般情况下,他们不会把手机带出去,只在家里使用,与潮湿吸收器连接。剩下的时间,手机都呆在它的原装盒子里,至少可以保证其价值。 5. 手机辐射好怕怕 这群人认为手机是种可怕的装置,因为会产生据说伤害身体的电磁波。他们几乎把手机24小时都设置成飞行模式。 当他们“知道”手机放在牛仔裤兜里会降低精子成活几率后,真是十分头疼。 6.手机屏我擦擦擦 一般人发现手机屏有脏污的人第一反应是擦掉它。一些人恐怕不能容忍手机屏有一点指印或污渍印记,所以你能一直看到他们擦擦擦。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解决这类人的烦恼:只用手指捏着手机的话筒位置,不触屏幕,这样就岂不可以从源上终结污渍? 7.“拆弹部队”老年人 当电话响起,老人们要打开眼镜盒,戴上老花镜,把手机放在离自己视线2米远的地方,再小心的按键。显然这需要很长时间,他们会错过很多电话。 如果老人们奇迹般的接通了电话,结束通话后,他们从不挂电话,整天都在通话中,“这是我小儿子给我买的手机,这个小东西还是挺好用的嘛……” 8.定期给手机“换内脏” 自购买之日起6个月,这群人会给手机换一个全新的机身、崭新的听筒,如果有系统更新,自然不会忘记。自己手动“越狱”撞上自己喜欢的系统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份美妙的体验。 9,有了手机,就有了一切 智能手机功能齐全,比如它直接为电影爱好者转换并下载所有电影至SD卡上(为什么还要用电视?我有智能手机呀!);比如可以拍下所有的购物清单或要记住的东西(便签纸是什么鬼,早就在垃圾桶了!);比如可以读电子书(实体书店好心塞)。 10.只是手机看时间 智能手机的很大功能就是可以看时间,喂,但不能永远只把手机当手表来用好嘛!智能手机功能虽多,但还是要学习如何使用的。 本文改编自法纵网:使用智能手机10种不同程度的“中毒”表现,你是哪一类? (编辑:陈思科) 推荐阅读:查找我的苹果 (正文已结束) (编辑:喜羊羊)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