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今,越来越多的10后年轻人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表达能力和知识储备。他们围绕古代先贤的言论、经典名著中的角色解读、动漫人物的魅力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,语言流畅、观点独到,知识面之广常常引来众多关注。 
 
 
 记者深入其中,发现这些年轻人除了常见的社交媒体以外,还借助名人朋友圈“历史专区”“小说专区”等更为垂直的同好聚集地进行交流。他们不断持续拓展自己的兴趣领域,自发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内容创作和讨论群体。其表现不仅体现出新生代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,也反映了如今年轻人文化参与方式的多样化与深度化。 
 “名人朋友圈”是一款角色扮演社交应用,设有新人专区,用户可选择名人身份。记者选择“李白”身份后,发帖咨询玩法,获多名用户讲解、鼓励互动,多位“盛唐名人”身份的用户邀其交友、进群。群内用户用文言交流,描述角色神情动作,如“杜甫振袖高冈观落木”等。笔者还曾因描述“李白舞剑”词穷,群内用户帮其完成首篇“戏文”。在该平台,用户需了解所扮名人的生平、文学背景、性格、人脉,并用语言描述角色动作、语气、场景、事件。如想要扮演成为一个出色的“李白”,不仅要熟知李白生平,还需模仿其文风“原创诗歌”。群内10后多为语文佼佼者,甚至有中考语文高分得主为他人指正用词。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青少年们的“语c世界”,记者特地采访了名朋“大唐盛世”戏组的组长。 
 经过记者的亲身体验和采访者的自述,我们了解到在名人朋友圈平台,有多种功能助力提升青少年的学习素养: 
 其二是“戏组群聊”功能。用户在群内创作戏文描述角色动作、语气等时,若遇到词穷或表达欠佳的情况,群内其他语文佼佼者会热心帮忙。这不仅锻炼了用户的文言文写作能力,还能让用户学习到他人精妙的用词与表达方式。例如描述“李白舞剑”,经他人指点,用户可能从简单直白的表述,转变为用“剑影霍霍,恰似游龙惊鸿,气宇轩昂”这般生动且富有文采的语句,长期积累、互帮互助下,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。 随着年轻用户的社交需求不断升级更迭,当前二次元文化也逐渐主流化,“小众即大众”时代已至,“深度圈层归属”已逐渐取代“泛社交连接”,像名人朋友圈此类以“兴趣交友”为内核并兼具独特文化属性的产品,或将成为当代年轻人更为青睐的社交载体。 推荐阅读: (正文已结束) (编辑:喜羊羊)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  |